一滴水善缘助学
聚善人  做善事  结善缘  成善果
    一滴水,融入大海永远不会干涸
    一颗心,献给社会永远不会泯灭
    一元钱,用于慈善永远不会消失

      孩子是未来希望,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,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。慈善是给人希望、信心和力量的事业。
木陈道忞
(公元1596-1674年)——明、清僧
发表时间:2012-01-16 17:04:17  来源:金粟寺(www.jinsusi.cn)   点击率:5345
道忞(公元1596-1674年),明、清僧。字木陈,号山翁,晚号梦隐。潮阳 (广东)林氏。出家于江西,受戒于憨山,得法于圆悟,先在金粟寺,后随圆悟至天童,为密云圆悟的嗣法门人。参金粟密云圆悟,《宗统编年》:“(道忞)参悟和尚于金粟。……亲炙悟者一十四秋。”康熙《海盐县志》:“弘觉禅师继住金粟。”。 木陈道

 

 

 

木陈道忞

    道忞(公元1596-1674年),明、清僧。字木陈,号山翁,晚号梦隐。潮阳 (广东)林氏。出家于江西,受戒于憨山,得法于圆悟,先在金粟寺,后随圆悟至天童,为密云圆悟的嗣法门人。参金粟密云圆悟,《宗统编年》:“(道忞)参悟和尚于金粟。……亲炙悟者一十四秋。”康熙《海盐县志》:“弘觉禅师继住金粟。”。 
    清顺治十六年(公元1659年)应召至京见皇帝,敕赐“宏觉禅师”称号,并赐“敬佛”二字,宝印一方,篆曰“太和之印”,在金粟寺内刊碑,碑高6尺,阔2尺5寸,事载清《澉水新志》。 
    道忞才华横溢,融谈诗、谈艺、谈禅为一体。钱谦益、吴梅村对其诗词有很高评价。画僧石涛为其法孙。有《弘觉忞禅师语录》、《禅灯世谱》等传世。 
    《五灯会元续略》、《五灯严统》、《高僧摘要》、《宗门宝积录》(存目)、《续指月录》、《续灯正统》、《五灯全书》、《宗鉴法林》、《揞黑豆集》、《正源略集》、《新续高僧传》有传。 

    粤之潮州人,茶阳林氏子也。幼沉毅有宿慧,读书一目五行俱下。总角,以艺文擅名乡曲,试为弟子员。然性不耽世好时,飘然有尘外想。及冠,读《大慧语录》,忽忆前身云水参方,历历如见。即日走匡庐裂章缝,从开先明法师剃染。明以师志慕禅宗,为举“台山婆子”话,遂于言下荐得赵州意旨。自验生死关头未破,遍见尊宿如憨山清、黄檗有辈数人,终不自肯。后参悟和尚于金粟,机缘不契。直趋双迳谒语风信,信问:“曾到金粟否?”师曰:“曾到。”曰:“曾问话否?”师曰:“不曾。”曰:“你怕打哪?”师曰:“某甲一向不曾置得问头,请师处借转问头。”信乃开示,师不肯。复回金粟,举前话。悟曰:“你吃饭还问人借口么?”师拟议,悟便打,由是服膺。一日侍立次,悟谓:“博山嗣寿昌,昌承洞上无来源,恐后裔不蕃。”师曰:“黄檗不云乎?今日因师举,得见马祖大机之用。且不识马祖,若承嗣马祖,恐他后丧我儿孙。”悟大笑起去,师愕然。自惭无所容者累月。后因“殃崛产难”因缘打破疑团,始明得从上古人关键。凡居侍司掌记室,亲炙悟者一十四秋,日臻玄奥。崇祯十五年悟圆寂,众请继悟席开法天童。


——《五灯会元续略》卷第四下

 


8
来源:金粟寺(www.jinsusi.cn)    作者:(公元1596-1674年)——明、清僧

版权所有:金粟寺 本站网络实名:金粟寺
地址: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茶院 邮编:314301 电话:0573-86569825
本网站由海盐县澉浦镇人民政府监管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,浙(2022)0000081
浙ICP备2021008718号 浙公网安备 33042402000384号